【疫情下婚禮】限聚令放寬 8成7新人堅持擺酒 人情零增幅 中位數最少600元不變

疫情自去年起在全球肆虐,本港限聚令及社交距離措施更一度令結婚或籌備婚禮的新人不斷遇上挑戰。本港一項調查顯示,雖然婚禮遇上重重困難,但隨着婚宴人數上限放寬至240人,有8成7新人表示疫情下會堅持擺酒,相信來年婚宴將會繼續上升及逐漸恢復規模。

只收餅卡 人情付$100

生活易於本年8月至10月進行「2021 年結婚消費調查」,期間訪問了1,003位於2021至2023年間結婚之新人,以了解一眾準新人的總開支及消費模式。

過去人情年年升,今年雖然婚宴酒席支出仍受疫情限聚令影響而有下跌跡象,但人情金額卻未有因此而有所調整,亦是自 2018年以來,人情中位數首次零增長。

除了酒店 (高級酒店港幣$1,500及一般酒店港幣$1,000) 及酒樓 (港幣$800) 的人情中位數維持不變外,私人會所及特色婚宴場地人情中位數均與去年相同 (港幣$1,000),而午間婚宴及西餐廳人情中位數亦維持於港幣$800水平,酒會人情中位數則為港幣$600。

而今年調查亦新增了「邀請出席於婚姻註冊處/教堂的簽紙儀式」及「只派餅卡,沒有邀請出席婚禮/婚宴」的情況,結果顯示人情中位數分別為港幣$300及港幣$100。

近7成新人籌備婚禮曾與人起衝突

調查結果更指出,為迎合未來外父外母期望,禮金中位數6萬創新高。結婚雖是喜慶事,但與女家商量結婚禮金事宜卻令不少準女婿大感煩惱。根據調查,由 2018年起,禮金中位數一直維持在港幣5萬元。今年卻逆市上升至港幣6萬元,比往年勁升2成。由此可見,在疫情下未來外父外母對禮金金額仍然有一定期望,而各位準女婿都會盡量配合女家禮金要求以表誠意。

結婚某程度上是兩家人的事,二人在浪漫的求婚過後,就要開始籌備婚禮,當中的瑣碎過程或每個重大決定都有機會是對兩人感情的挑戰。調查顯示,準新人籌備婚禮時,只有3 成人表示「沒有和任何人士起衝突」(33%),即近 7 成新人 (67%) 曾因籌備婚禮而與不同人士有磨擦,當中最多的是與「另一半」(41%)、其次為「自己的父母」(33%) 及「另一半的父母」(17%)。反映愈親密的人愈容易起拗撬。

婚禮是雙方決定組織家庭後合作籌備的人生大事,難免會有各持己見及希望盡善盡美的時候,但當遇上意見分歧時,願意體諒及理性妥協或可化解雙方的矛盾。

照去海外度蜜月 寧添酒店隔離費

疫情曾一度打亂準新人的結婚計劃,而新人的結婚平均開支微跌至港幣$351,823。此數字反映即使婚禮受到一定限制,但有結婚計劃的新人仍會維持消費,無阻新人打造屬於自己的完美婚禮。最高消費的項目仍然是「婚宴酒席」,但新人平均花費卻下跌19%至港幣$144,971。其次為「結婚首飾及戒指」,平均消費卻急升 20%至港幣$93,081。

此外,「蜜月旅行」升幅更達37%至港幣$41,276。 疫情下雖然出入境均有不少限制,度蜜月的新人明顯比往年少,但仍然有過半數新人 (51%) 預留蜜月旅行的開支。有新人如到海外旅遊,由外地返港後需額外支付隔離酒店之費用,直接令蜜月旅行的開支大幅上升。而「婚紗攝影」方面,每對新人平均花費為港幣$19,986,微跌 2%。

而「婚紗攝影」方面,每對新人平均花費為港幣$19,986,微跌 2%。反映新人更願意投資在具保值作用的結婚首飾及戒指多於其他婚禮項目上。 上述兩大開支合共已佔新人消費之68%。

雖然婚宴酒席及蜜月旅行受疫情限制而有下跌跡象,但第二大消費項目結婚首飾及戒指的明顯升幅令整體結婚消費市場估值反升2%至港幣89.5億,反映結婚市場開始復甦。

3成新人婚後觀望考慮是否生育

社會及經濟環境令生育計劃有變,只有逾半新人 (55%) 表示有生育打算,近3成(29%) 仍在考慮會否生小孩,而有16%新人表示並不打算生兒育女。這反映新人婚後對生兒育女計劃持觀望態度,仍在考慮是否會為兩口子家庭加添新成員。至於選擇不生育的最主要原因分別是 「經濟未能負擔」(39%)、「二人世界較自由自在」(33%) 及「社會環境不利小孩成長」(31%)。

政府統計資料顯示,2020 年 的全年結婚宗數為27,863宗,以2021年第三季結婚宗數的11%升幅作本年第四季推算,2021年全年結婚宗數約為29,749宗,預期比去年升7%。

(撰文報導 / 絲敏;圖片 / 受訪者提供)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