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專業】桌遊講師:港童失落「玩」的學習

大專講師林廷軒(Andy)本身為桌遊愛好者,於海外修畢心理學課程後,返港投身SEN學童教育,發現桌遊能成為非常好的教育工具。

Andy比喻SEN學童學習社交技巧,就如「香港人學西班牙語」,始終會帶入母語口音,但不代表做不到,而桌遊就是讓SEN甚至一般人順利表達情緒、學習協作、與人互動的工具/玩具。

港人忙碌 有空間也不懂運用

為何桌遊文化值得推廣?Andy第一個答案便是:「香港人太忙,不懂放鬆!即使突然給了你很多時間空間,也不知道該做什麼。桌遊幫助人享受空閒的時光。」

他指每個桌遊也有不同「主題」,是桌遊的靈魂,有關於星際大戰的、疫症病毒、宮廷設計、史實故事……不同地方的文化也可融入遊戲中,玩家在投入遊戲的同時,可以學習歷史、認識異地文化,甚至一些地理知識。

更有好些機構會運用桌遊宣傳理念文化,比單向講授更有效。

WWF出版了一系列桌遊宣揚環保訊息(WWF網站截圖)
香港性文化學會「珍愛之旅」學生處境專用,集五種愛語、情緒與愛情集於一身的性教育桌遊(香港性文化學會網站截圖)

港人童年失落「玩」的文化

國外的學習著重「玩」,在澳洲讀書的Andy很是感受到兩地孩子學習氣氛的分別。他認為香港把「玩樂」和「學習」分開,在港講「學習」就是讀書寫子,即使是幾歲的孩子也是用識字率、語言能力等「認知性Cognitive」知識來評定水平。

但Andy認為「玩」也是教育,孩子的學習方法一向也是玩樂,而在香港側重知識的教育制度下,港人大抵上失落了「玩」的文化。

「其實在遊戲中也能學習協作、情緒表達、自我認識……現在甚至有公司專門出品幼兒桌遊,以年齡、訓練目標等作為分類,例如你有一個3歲的孩子,你想訓練他的自理能力,在目錄上一目了然,馬上可找到你需要的遊戲。」

以遊戲代替指令打罵去教育孩子,相信是每位家長的美夢。

著名德國早教桌遊公司HABA的網站,有清晰以年齡或訓練目的作分界,方便家長選購。(HABA網站截圖)

認真去「玩」

Andy又舉例本港近年一個潮語「堅趣」,原來源自於休閒研究專家,前加拿大卡加里大學教授Robert Stebbins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首次提出的「Serious Leisure」概念,意指「深度休閒」或「認真休閒」,把休閒遊戲的概念與「生涯規劃」、職業連在一起。「玩也可以玩到變成專業甚至職業!」這是Andy的解讀。

他認為只要正確向家長表達玩樂的意義,明白可以有助孩子學習,甚至將來就業,桌遊應可在主流教育中更被重視。

(盧珺鈺/採訪報導)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外國硏究指幼童可能攜帶新冠病毒 有必要考慮校園是否重開

在美國醫學會小兒科醫學期刊 (JAMA Pediatrics) 近日發表的最新研究,令人對校園重開前景感到擔憂;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的幼童鼻子和喉嚨中,含有至少與染疫成年人一樣多的新冠病毒;5歲以下兒童在上呼吸道攜帶的病毒量,甚至可能是成人的100倍。

過去這段疫情期間年幼兒童大多免於被新冠病毒傳染,似乎也不常傳播給其他人,許多人為此額手稱慶,但這項新發現勢將掀起波瀾;專家表示,儘管該研究未必證實兒童正將病毒傳播給他人,但必然會影響重返校園的辯論。

硏究指幼兒可能帶有大量新冠病毒

綜合外電報導,負責該研究的芝加哥盧瑞兒童醫院 (Ann and Robert H. Lurie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icago) 兒科傳染病專家赫德薩金特 (Taylor Heald-Sargent) 說:「學校情況非常複雜,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我們不能因為孩子沒有生病或沒有生重病,就認為他們身上沒有病毒。」

赫德薩金特和同事分析3月23日至4月27日在芝加哥得來速檢測站及在醫院採集到的145份鼻咽拭子樣本,其中包括46名5歲以下兒童,5至17歲51人,18至65歲成年人48人。

雖然這項研究規模不大,也未說明參與兒童族裔、性別或是否有潛在疾病,且該測試尋找的是RNA病毒 (新冠病毒基因片段),而非活病毒,但專家對此研究顯示幼兒可能攜帶大量新冠病毒一事,相當警惕。

要確實考慮下月校園重開

聖朱德兒童研究醫院 (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病毒學家史黛西‧舒爾茨雪莉(Stacey Schultz-Cherry) 表示,「我聽過很多人說『小孩比較不容易受感染』,顯然事實並非如此。我認為此研究是了解兒童在病毒傳播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 (University of Manitoba) 病毒學家金卓查克 (Jason Kindrachuk) 說:「眼看下個月校園可能重開,這確實需要考慮。」

赫德薩金特表示:「這絕對顯示兒童確實攜帶與成人相似甚至更高的病毒水平,若他們能夠清除該病毒並傳播給其他人,我一點也不會訝異。」

(米妮 / 綜合報導)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延伸閱讀

Children may carry high levels of the coronavirus, up to 100 times as much as adults, new Lurie Children’s Hospital study finds

Young kids could spread COVID-19 as much as older children and adults, study sugg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