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社會】匯豐為無家者開戶 機構指助搵工理財

匯豐銀行於本月15日正式推出「無固定住址開戶服務」,為無家者或因居住在分間單位而無法使用郵政服務的香港居民提供基本銀行戶口服務。無家者協會高級外展主任陳文珊表示,有關服務有助無家者展開新生活。

有戶口更利於尋找工作

匯豐新計劃推出後,有需要市民須首先取得指定的非政府機構的轉介信,並在機構援助者或社工陪同下,帶同轉介信及身份證明文件到指定的滙豐分行辦理手續,開立獨立港幣結單儲蓄戶口,更享有自動櫃員機提款卡服務。

陳文珊指過去無家者在申領政府援助金時,往往因無法提供過去一年帳戶紀錄而遇上困難。即使成功獲批,仍須開立銀行戶口以改取援助金,但開戶過程又因無住址證明而諸多障礙,需要輾轉透過無家者協會會址作通訊地址。新計劃令無家者免卻上述麻煩,加速讓他們收取援助金。

「過去不少無家者因無法提供出糧戶口,而不獲聘用,間接導致他們難以改善生活條件。現在有出糧戶口,對他們而言是終可有個新開始。」陳文珊補充道。

更妥善理財

從前開戶不方便,令無家者自然只能找到現金支薪的工作,陳文珊指除了保管現金的風險,更容易受誘惑花掉工資,現能以戶口出糧,不少無家者表示能建立儲蓄習慣,更進一步改善生活。

各指定非政府機構均會派出義工或社工陪同無家者開戶,並為不習慣用銀行服務的無家者提供溫馨提示,包括避免繁忙時間排隊,或多使用自動櫃員機。協會職員指就目前經驗,銀行前線職員服務態度良好,能幫助無家者更熟悉他們需要的銀行服務。

提供轉介信的指定非政府機構:

•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
• ImpactHK
•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 聖雅各福群會
• 救世軍

指定開戶分行:

港島

• 熙華大廈分行(軒尼詩道71-85號)

九龍

• 尖沙咀分行(彌敦道82-84號)
• 荔枝角道分行(荔枝角道245號)
• 觀塘分行(開源道71號王子大廈)

新界

• 荃灣分行(青山公路210號富華中心)
• 元朗分行(青山公路150-160號元朗滙豐大廈)
• 沙田分行(沙田中心商場第 3層30D號舖)

(盧珺鈺/採訪報導)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共融社會】心理學家:亞氏保加非疾病 尊重個人特質

亞氏保加症(Asperger’s Disorder)此一陌生的醫學用語,近年成本港熱議。

亞氏保加症是一種因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致的發展障礙,患者智力正常但行為各異。因近月本港電視劇中患有亞氏保加症的醫生一角,一度引發大眾熱烈討論。及後於上周法院審結一宗大埔公路九巴奪命車禍,涉事九巴車長被判入獄14年並終身停牌。在辯方求情下,亦透露車長實為亞氏保加症患者。

究竟亞氏保加症患者該如何融入社會?

非病症 乃發展障礙

九巴車禍一案案情指出,涉案九巴車長於前年接載86名乘客由沙田馬場駛往大埔中心期間,有乘客責罵車長遲到脫班,後車長突然於大埔公路加速並一直沒有煞掣,終導致車身向左翻側在行人路,釀成19名乘客死亡,另有19名乘客嚴重受傷。

辯方求情指車長自12歲確診亞氏保加症,不懂處理社交問題,亦不懂接納別人批評,始釀慘劇。案件引發網民討論,質疑是否該讓患亞氏保加症者擔任車長。

教育心理學家翁偉傑稱,亞氏保加症並非一種疾病,而是患者心理發展上的障礙,引至他於社交、控制情緒方面較差,造成生活不便。他指患者的確較容易嬲怒,不懂面對指責,因而才會釀成上述九巴車禍。但亞氏保加症患者智力一般在中等或以上水平,記憶力、邏輯思維強,很適合研究型、技術型的工作,甚至會比常人更出色。

職場包容配合

翁偉傑建議政府應大力推廣關於亞氏保加症的公共教育,他形容現時近乎「零」。

長大成人的患者在職場中,因社交障礙而難以合群,最極端釀成上述意外。「即使不是發生意外,若職場環境無法配合,同事、老闆難以與患者相處,最終也是影響工作效率,是老闆的損失。」故翁偉傑認為僱主該投放更多資源在培訓員工對亞氏保加的認知,以及在與患者相處上有何技巧。

他強調患者不需要任何「優待」,而是需要被了解其行為模式的特質,尊重人與人間的差異。

及早介入是最好方案

然而翁偉傑認「及早介入」始終才是最佳方案。他指患者於2歲左右已有明顯徵狀,家長可安排評估,例如:

1. 不喜歡與人互動;
2. 出現重覆行為;
3. 對環境變化出現抗拒等。

若及早發現並介入,家長可以合理期望及合適的方式教育孩子,社交認知方面可有明顯進步。現時政府健康院,或私人執業心理學家、非牟利機構等亦有提供評估服務。

兒童評估服務

現於衛生署核下各智力測驗中心均為兒童提供智力檢查服務,除此以外下列非牟利機構或私人機構亦提供評估服務:

協康會青蔥計劃
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
創智薈——兒童潛能發展中心Let’s Talk
邁步兒童發展中心
扶康會
耀能兒童發展服務
香港浸信會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中心
樂天教室兒童成長發展中心
明愛全人發展培訓中心
領思兒童發展中心
聖雅各福群會樂寧兒童發展中心
助展會有限公司
優質治療及教育中心
欣培發展及治療中心

(盧珺鈺/採訪報導;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婚姻秘訣】英國一對結婚80年的老夫妻 每天牽手相敬相愛

英國一對老夫婦埃里克.金斯頓 (Eric Kingston) 和南希 (Nancy) 迎來了結婚80周年紀念日。南希今年99歲,埃里克98歲,他們是英國結婚時間最長的一對老夫妻之一。

儘管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他們無法像往年那樣與家人一起慶祝這個特殊的時刻,但是兩位老人仍然不失浪漫地以一個會心的吻來鎖定這一美好時刻。

妻子南希接受訪問時表示,在結婚80周年當天,還沒起牀埃里克就獻上一吻。她說,儘管老夫老妻了,他們每天仍然牽着手,彼此相敬相愛;而這無疑就是他們維持長久幸福婚姻的秘訣之一。

這對生活在英格蘭薩默塞特郡 (Somerset) 的老夫婦育有5個子女,並有幾十個孫兒、曾孫等後人。

一見鍾情 女方主動示愛

兩人回憶起當年,據說彼此相識還要歸功於妻子南希的大膽和主動。在1938年,當時南希結識在農場工作的埃里克,一見鍾情。

南希於是叫自己兄長告訴埃里克自己在橋上等他。埃里克如期赴約,從那以後兩人就開始相好,並於1940年6月1日結婚。

他們的兒子史蒂芬 (Steve) 表示,他父母非常與時俱進,對身邊所發生的事非常了解,一點也不衰老。但他同時表示,他父母非常重視傳統的家庭觀念。

這對老夫妻告訴記者,他們婚姻長久的秘密之一就是盡量少吵架;而維繫兩人幸福長久婚姻的另外一個秘密就是總是牽着手。

(米妮 / 綜合報導)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延伸閱讀

Eightieth wedding anniversary celebrated with kiss

Our historic union: As Britain’s longest-married couple celebrate 80 blissful years, how their love’s endured through decades of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