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物業管理10年的Ryan,同時參與三項鐵人賽事和教練工作近8年。育有兩子,分別11歲和8歲,其中長子確診亞氏保加症。Ryan直言運動員的精神有助他養育孩子:「對運動員而言,成績不是重點,培訓過程才是重點。」作為父親,對孩子亦然。
鐵人爸爸超規律
Ryan自身是先天性腦血管畸形的患者,因此要經歷一次大手術,據他所述七成病發者會死亡或身體活動能力出問題,而他是「幸運」的三成,年初完成手術,年尾已能完成他人生最終極的一次三項鐵人賽事。
他認為運動員的精神幫助他渡過人生低潮,運動中的競賽心也能令人活得更積極。
長達8年時間,他一直維持早上7時練游泳,午飯時間練跑步,周日早上練單車,每周只有一天休息不練的生活。「『鐵人』並沒有比別人多時間,我們只是願意比別人早起床,並用盡每分鐘。」然而晚上的時間,除了間中要教三鐵課程,他還是主要留給家庭。
兒子是人生最大訓練對象
「這十年、八年,要玩什麼比賽都玩過了,未來想專注教練工作。」而Ryan最主要的「教練」工作便是對他的兒子們。

長子浚皓出生,入學不久便被懷疑是SEN,學校請Ryan和太太帶浚皓去診斷,當時他和太太還不能接受。即便確診後,仍有好一段時間Ryan不懂適應,想用「打、鬧、嚇」等訓練方法讓兒子聽話,結果都不得要領。
因為三鐵運動而培養高度自律精神的Ryan,是如何面對一個難以服從要求的孩子?
Ryan指跟浚皓講好要做的事若做不到,不論原因多合理,長子都會情緒爆發。「他管不到別人感受,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可是他又異常聰明,你想教訓他,他能一句說話就令父母無話可說。」
結果是Ryan學懂妥協。「我曾埋怨個仔,我也要花時間慢慢明白——他拒絕合作是他的癥狀,不是他唔乖。」
今天他甚至感恩浚皓令他更懂得與SEN孩子相處,「我每周要教一班約40個小鐵人,當中肯定有SEN,如果不是有長子,我大概不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