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漢柔情】三鐵爸爸育亞氏保加子 妥協與挑戰並重

從事物業管理10年的Ryan,同時參與三項鐵人賽事和教練工作近8年。育有兩子,分別11歲和8歲,其中長子確診亞氏保加症。Ryan直言運動員的精神有助他養育孩子:「對運動員而言,成績不是重點,培訓過程才是重點。」作為父親,對孩子亦然。

鐵人爸爸超規律

Ryan自身是先天性腦血管畸形的患者,因此要經歷一次大手術,據他所述七成病發者會死亡或身體活動能力出問題,而他是「幸運」的三成,年初完成手術,年尾已能完成他人生最終極的一次三項鐵人賽事。

他認為運動員的精神幫助他渡過人生低潮,運動中的競賽心也能令人活得更積極。

長達8年時間,他一直維持早上7時練游泳,午飯時間練跑步,周日早上練單車,每周只有一天休息不練的生活。「『鐵人』並沒有比別人多時間,我們只是願意比別人早起床,並用盡每分鐘。」然而晚上的時間,除了間中要教三鐵課程,他還是主要留給家庭。

兒子是人生最大訓練對象

「這十年、八年,要玩什麼比賽都玩過了,未來想專注教練工作。」而Ryan最主要的「教練」工作便是對他的兒子們。

Ryan與小兒子(左)和大兒子(右)分別也有獨處時光,常踏著單車到處遊美景。

長子浚皓出生,入學不久便被懷疑是SEN,學校請Ryan和太太帶浚皓去診斷,當時他和太太還不能接受。即便確診後,仍有好一段時間Ryan不懂適應,想用「打、鬧、嚇」等訓練方法讓兒子聽話,結果都不得要領。

因為三鐵運動而培養高度自律精神的Ryan,是如何面對一個難以服從要求的孩子?

Ryan指跟浚皓講好要做的事若做不到,不論原因多合理,長子都會情緒爆發。「他管不到別人感受,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可是他又異常聰明,你想教訓他,他能一句說話就令父母無話可說。」

結果是Ryan學懂妥協。「我曾埋怨個仔,我也要花時間慢慢明白——他拒絕合作是他的癥,不是他唔乖。」

今天他甚至感恩浚皓令他更懂得與SEN孩子相處,「我每周要教一班40個小鐵人,當中肯定有SEN,如果不是有長子,我大概不懂處理。」

Ryan現在非常熱衷三鐵教練工作

發現幼子競賽心

Ryan也曾想對浚皓進行三鐵訓練,但奈何長子的競賽心低,反而愛上籃球運動,喜歡「一群人在一起」的感覺,多於比賽。而既然有助人際關係發展,Ryan也就由著浚皓自己選擇。

反倒是幼子浚鈞自小被Ryan發現其競賽心,於是刻意加以培育,及後在朋友鼓勵下,Ryan甚至親當上幼子的三鐵教練。

「我主要教他單車和游泳,全班我鬧他最多。」Ryan解釋教練的角色就是負責「推進」,受訓者在壓力環境下才能把潛能發揮,「如果他(受訓者)說很累,就由著他不訓練,怎麼可能突破?」

浚鈞有一次因為單車訓練期間受傷,身上有傷口,但仍堅持去練游泳,媽媽心痛勸說等傷口痊癒再練習,但浚鈞拒絕,「原因是,我曾在一次越南比賽中,不小心踩到釘,亦繼續完成賽事,所以幼子覺得爸爸都堅持,那他也要堅持。」Ryan至今回憶起,仍嘴角帶笑,作為一個父親,能對孩子有此正面影響,感覺非常滿足。

成績是培訓的回報

鐵人的生活聽起來很艱苦,每天都要做兩種運動的培訓,時間總不夠用,又每天都很累,最後獎牌只有幾個人得到,為何仍然那麼享受?

「如果只有得獎牌才有意義,那大部分運動員所作的就沒意義了。」Ryan認為艱辛培訓都令人享受,是當中那種「超越自己」的快感,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便證明努力付出有回報。

Ryan雖有六尺高,在長子浚皓出生前後,因為疏於運動曾增至210磅,甚至確診脂肪肝,因重拾運動,換回健康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他也希望以運動員的精神訓練兩個孩子,在他們自身強的方面發展。「長子數學是全校第一,電腦方面很強,想他繼續有發揮;小兒子成績也是全級頭數名,運動方面有成就,通常因為自律,會反映在學習狀況上。」

(盧珺鈺/採訪報導;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