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日彙整:2020-06-14
【少年夢想「家」】經歷亞運決心迎戰奧運 體記莊琬晴守着心中目標無悔
從小體質較弱的Edith (莊琬晴),沒有甚麼運動天份,亦沒想過自己一天能當上體育記者。在升學和工作路上,她遇上一個又一個的有心人,一路以來,體育記者職業生涯既充實又滿有驚喜。
Edith家中排行最小,自小有媽媽、兩位家姐和哥哥的愛護,成長過程中,無論遇到甚麼困難,她都感到背後有一股強大的家人力量支撐着,令她無所畏懼。
為何會當上體育記者?全因在大專課堂上聽到的一句啟蒙話:「公關和記者關係密切,兩者相互依存。」Edith認為無論成為公關或記者,最好都先透切了解兩種職業,掌握完整視野,想必令將來工作更得心應手。所以當時在大專讀完公關後,已決定繼續進修新聞學。

初任公關挫敗感令精神緊張
進入大學,Edith隨即遇上一項體育記者培訓計劃的招募,當時Edith沒想太多,抱着有機會便要試的心態加入計劃,培訓後曾以小記者身份替贊助機構進行採訪工作。尚未為前路拿定主意的Edith,沒想到這次經驗竟成為她日後當上體育記者的伏線。
Edith畢業後先在大機構一嘗當公關的滋味,親歷職場才明瞭公關工作的多樣性,並非如她讀書時期想像般簡單。初出茅廬,遇上嚴厲上司,即使Edith用心做好工作,每天仍有機會被喚去捱轟,挫敗感不斷攀升,精神異常緊張,家人見狀憂心忡忡⋯⋯此時,剛巧得到以往體育記者培訓計劃導師的推薦,在家人鼓勵下,她成功轉戰網媒,逐漸展開她的體育記者生涯。
在網媒當記者,必須施展渾身解數,跟進體育新聞之餘,要兼顧寫稿、影相和拍片,注重質素亦講求「快」,Edith帶點憂心說:「初時被公司派去跟籃球賽事,見到『行家』一邊拍片,一邊記下攻勢,到賽事中場已揀好相及上載片段返公司。我當時對籃球運動仍很陌生,未找對方法同時處理多項事情,感到好無助。」
幸而,平日無論對人或對事都觀察入微的她,這時候發揮其小宇宙,不久便掌握到「快」的模式,更找到自己的長處,之後不斷有機會專責做人物專訪,於2018年更被挑選成為公司派往印尼亞運會採訪的唯一女記者。

轉職網媒體記 出訪印尼收婆婆離世噩耗
當事業首次的珍貴機會來臨,出發印尼亞運會前,Edith收到婆婆離世的噩耗⋯⋯「兒時一家人與婆婆及舅父住在樓上樓下,感覺就像一起生活。婆婆常常為我們煮食,她煮的芝麻糊更是我的最愛⋯⋯她的離去,是我跟死亡最貼近的第一次,我真不知該如何處理!」
對Edith來說,這是一場情商大考驗,一去印尼十多天,沒法親身參與婆婆後事安排,夾雜着悲傷與焦急的心情,如何應付工作新挑戰?家人十分體恤,媽媽安慰她:「一切先讓家人來處理,你只要全情投入亞運採訪工作就好了。」
「是家人讓我無後顧之憂,去到印尼,我暫時放低了這件傷心事。第一次出門不是為旅行,是真真正正的公幹,亞運會開幕前,我已在當地社區走訪道地特色新聞、走上山跟公路單車賽,膽粗粗去訪問亞洲其他運動選手等,作了很多新嘗試。」
Edith回港後隨即遇上第二次珍貴機會。一家本地電視台體育新聞部招攬新人,她有份參與面試並順利過關。懷着興奮心情進行入職前體檢,怎料化驗所通知她報告有異常發現,必須轉介專科!醫生表示Edith肺部有箘,是「肺癆」,必須入院觀察,要盡快接受治療!
驗身得悉肺結核 治療長達9個多月
「為甚麼是我呢?當時心想,當電視台記者的夢,是否就這樣無聲無色地結束了?」幸得上司繼續給予機會,Edith出院後正式上班,但由於身體未能適應藥物,第一天回到公司不久,她便因藥物敏感而出疹,要告病假。

Edith接受藥物治療長達9個多月,多得家人照顧及上司體諒,她現在已痊愈了!回想整個「肺癆」經歷,她認為變相是一個「祝福」,若不是轉工機會,「肺癆」箘可能至今仍然隨伴着她,也有可能因發現太晚而有生命危險。
領了「祝福」,Edith更珍惜眼前工作,現在職責雖然同樣是報導體育新聞,但所需技巧要求不同。「以往寫稿不太限字數,現在卻要在有限時間內,用最精簡文字將故事交代清楚;電視台非常注重咬字發音,絕不容許懶音出現;要學習跟不同部門同事溝通,擔心出錯會拖累大隊。」Edith冷靜面對眼前種種挑戰,身邊更意外地出現了兩名忠實「粉絲」。
每逢體育新聞報導時段,兩名「粉絲」- 媽媽及二家姐,定必待在電視機旁,一看見Edith出現,便以「秒速」的身手捕捉畫面,並瞬間連圖把重播資訊發送到家庭WhatsApp群組去,提醒大家密切關注!
「她們兩人每周如是,大家姐和哥哥則和應着,初時心想『使唔使咁呀?』,但看見她們堅持不懈的支持行動,心中不其然泛起甜絲絲,暖笠笠的感覺。」
Edith與媽媽的感情尤如姊妹,由煮食、護膚、打扮到工作等話題,無所不談,她們會一起旅行,閒時還會相約一起逛街,一起做瑜珈等。性格積極樂觀,與家人關係甚融洽的Edith,很難想像她是來自一個單親家庭。

父母在Edith初小階段已分開生活,現在只依稀記得與爸爸的一些生活片段,她慶幸有比自己年長的家姐及哥哥,成長中從不缺乏愛,感覺像彌補了消失的父愛。話雖如此,在Edith的內心深處,感覺自己的家庭並不完整,「其實有甚麼事是一家人解決不了的呢?我相信可以有更好的溝通,只要肯一起面對,困難總能解決。家庭能夠完整當然是最好啦!」
近來Edith工作上又有新挑戰,因公司定期讓員工嘗試新崗位,這次她有機會轉往製作部,專責做體育資訊節目。她認為能夠繼續發揮自己所長,又能學習更多有關節目製作的知識,記者工作經歷必會更為完整了!
在過去採訪的日子裏,她結識許多運動員朋友,自己亦愛上了運動,現在身心生活都十分健康,而家人——特別是兩位忠實「粉絲」——也愈來愈來支持她呢!最後Edith更明言她下一個目標是採訪奧運會啊!

(美姿老師 /撰文;圖片/受訪者提供)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通姦刑事化?】英國推防疫新法 媒體嘲是「性禁令」
英國為了進行防疫,推出了多條新法律,其中一項是特別引人注目,就是「若在家中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性關係,將被視為違法行為」,這項被外界視為「性禁令」,似乎大有「通姦刑事化」!
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在新冠肺炎期間推出修正案,規定任何人不得參加2人及以上的室內、私人與公共場所舉行的集會,每場聚會也不得超過2人,只有「特殊合理理由」才不受上述限制可私下集會,例如運動員、參加葬禮,或是探望分居的子女,其他特殊情況也包括搬家及醫療救助,不過「性行為」卻未被明確列入。
這項法規還「隱藏」了一項新的特殊規定,禁止在家中與家庭以外的人任何人會面,讓人聯想若與非配偶發生性行為就違法規定,否則雙方都會被起訴。此法一出便遭英國民眾無法理解,家的範圍如何定義,那在花園就可以了嗎?那警察如何知道婚外情兩人發生性行為,難道是監視社交軟體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