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米雪兒)防疫居家令下,外界多留意到夫妻、親子、僱傭、師生等關係出現變化,但原來連兄弟姊妹之間的互動,都會有所改變。至少他們並非如家長想像般,多了爭吵,彼此的關係可能會更深化。
為美國《紐約時報》撰寫專題的記者 (凱薩琳‧羅斯曼) Katherine Rosman指出,兄弟姊妹平日在家中,往往會互相爭奪家庭資源和勢力範圍。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們在無法一如以往,可以經常見朋友、同學和玩伴,被迫花更多時間留在家中,與自己的兄弟姊妹相處。有家長預料他們勢必會有更多爭拗。
並非困獸鬥 反而相親相愛
不過原來這種「困獸鬥」,也能產生正面作用。兄弟姊妹之間的關係變得更深化,甚至要重新界定。
來自德克薩斯州的攝影師兼作家伊利沙伯‧麥桂爾(Elizabeth McGuire),透過記錄真實一面,發挖兄弟姊妹之間的微妙關係。她又發現,安排一些活動,在混沌無章的生活中,有一定的價值。
她家中的三個孩子,分別11、15和17歲。17歲的阿華 (AVA) 跟外祖父一起在後花園搭一間樹屋,而15歲的奧雲 (OWEN) 和11歲的亨利 (HENRY)則在車道上用粉筆塗鴉。3個孩子每天都會在媽媽的批准下散步,到了晚上,全家都會聽取小亨利意見,挑選一套電影一同欣賞。
凱薩琳認為防疫居家令下,並非如家長想像般,兄弟姊妹間多了爭吵,彼此的關係可能會更深化。(圖片/PIXABAY免費圖片庫)
被問到這是不是一段難以忘懷的特殊互動時光時,排第二的奧雲這樣回應:「這就是大人的想法。」
兄弟享受一起玩樂時光
不過最大的阿華倒認為,這種相處方式,讓彼此更能留意到一些細節。例如弟弟奧雲走路時會發出頗大的聲響,但他在玩雜耍方面很了得。阿華又坦言享受一同玩樂的時光,然而大前提是不要選錯遊戲,若選擇了像「大富翁」這樣的遊戲,大家就會吵起來。
奧雲則對這段時光別有一番體會。在他眼中,大家一起砌3000塊拼圖,僅是因為「我們沒事可做」,尤其「媽媽說了我們不得玩視像遊戲」。而網上學習比日常返學上課更不堪,因為「網上全都是功課」。因此我寧願辦一些細微的事情,例如跟小亨利一起閱讀《納尼亞傳奇》,我很喜歡大聲的讀給他聽,簡直感到着迷。
小亨利可能因為年紀尚小,最深印像就是在與家人一同挑選電影來欣賞時,不能選看那些「限制級」影片。
(圖片/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延伸閱讀
One More Relationship Tested by the Pandemic: Siblings
Katherine Ro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