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有辦法】同理心

雲姐是幫咱們大厦打掃清潔的,每天大清早便會在家門前出現。偶爾,她會把家中女兒雪兒也帶來上班。

那個夜晚,女兒見雪兒老是纏著雲姐不放,妨礙她工作,便邀請雪兒到家裏作客,以便雲姐早點完成工作。雲姐最初不好意思,總覺得主僕有別似的,幸好女兒與我出盡諸般法寶懇求,終於把那可愛的小女孩帶回家。

那個晚上,我與女兒圍攏著雪兒,一會兒扮鬼扮馬跟她講故事,一會兒又請她吃糖果。離開前,女兒還特地跑進房間,選了一隻她十分喜愛的毛毛貓,送給雪兒。

作為旁觀者的我,看罷卻是感觸良多。看到女兒能毫不避忌與雪兒遊玩,又肯把心愛的玩具轉送給她,我彷彿在那短短的兩小時,見證了她揮別昔日童稚時代甚麼都是「人有我有」的舊我,跳躍到與鄰舍關懷分享的新境界。亦即是說,她已漸漸懂得同理心為何物了。

孩子年幼的時候,根本不需要花心思培育他的同理心,因為要他同哭同笑簡直輕而易舉。嬰兒房內,一個嬰兒哭了,其他嬰孩也會跟著哭起來。然而,隨著年歲漸長,同理心便會逐漸褪色,需要家長大力培育,才會再添色彩。

最簡單的,當然是關懷弱小。但也不能老是這天探乞丐婆婆,那天訪清道夫伯伯。其實,將同理心注入日常生活,有幾點是可以留意的:

一‧常問「交換角色」之類的問題,如「換上你是他,你會怎樣?」,幫助孩子投入他人的角色,明白他人的感受。

二‧常教導他「分享」或「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如請他為某某同學的病代禱,把未玩過的玩具送給有需要的朋友等。

三‧每當孩子對別人態度粗魯,如「一手搶了人家的玩具」,用粗魯的說話罵人時,要及時阻止,以免他愈來愈不講理。

說得很簡單,「同理」就是「認同你」。說得廣義點,其實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其中一個大道理來的呢。

不忿女兒天天被欺凌 內地躁父持刀闖入小學 刺死10歲男生

子女被同學欺凌,父母會如何做?江西省上饒市一名父親,因為心疼女兒在學校被欺凌,竟然持刀闖入校園,對欺凌女兒的男同學連捅13刀,造成這名男同學傷重死亡。法院經過審理之後,依照故意殺人罪判處犯案的父親死刑,他得知判決後表示不會上訴。

男童父向女童母說兒子會道歉

根據內地媒體報導,就讀3年級的王姓女童,今年5月9日下課放學回家,向爸爸哭訴在學校遭到一名劉姓男同學欺負,王姓父親極度生氣,在微信班級群組向導師反映。導師連絡上女童的母親,建議調換座位,並讓劉姓男同學向女童道歉,女童的母親也同意接受。導師請男同學的父母先不要和女童父親溝通,因為他脾氣不好。10日當天,男童的父親將男童送去學校後,就去上班了,並向女童母親表示,兒子會向女童道歉。

王姓父親闖入教室,對劉姓男童捅了13刀,男童當場失血過多,送醫不治。 (圖片/ 新京報 )

沒想到,王姓父親在校門口等着劉同學的家長,他以為對方家長會來解決事情,結果等了半天也沒等到,他十分氣憤。妻子打電話跟他說事情已經解決好了,讓他把女兒送去班級上課,但並沒有聽從妻子的要求將女兒送去上課,而是將女兒送回家,途中購買了一把水果刀。之後,他闖入教室,對劉姓男童捅了13刀,男童當場失血過多,送醫不治。

女童父殺人後指不後悔

法院審理後認為,王姓父親不能正確處理女兒與同齡同學之間的矛盾,在得知女兒被欺負以後就產生了報復殺人之念頭,並持刀殺人,情節極其惡劣,手段極其殘忍,雖然其後自首,但仍不足以減輕其罪過,依法判處死刑。

對此,王父表示「不後悔」,將服從這項判決,不會提出上訴。判決結果出爐後,劉姓男童的父親指出,當天他送兒子上學後,就不斷與妻子透過手機溝通,也向妻子說「兒子會給女孩道歉」,沒想到竟然發生這種事情。

事件曝光後,因欺凌引起的刺殺案成為網民討論焦點,不少人認為「父母不教,出來社會自有人替你教」、「唉,父親坐牢,母女倆更難了」、「有的家長真的是溺愛孩子,被欺負的孩子家長相信一開始都是很耐心的去溝通了,這孩子被殺就是被爹媽害的」。

(米妮/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