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女心態】逾八成不介意姊弟戀 擇偶着重外表 眼緣行先 較難脫單身族

香港男女年過40歲仍屬單身愈趨普遍,交友約會公司透過一項調查發現超過8成中女,表示接受姊弟戀,甚至願意與小過自己5至10年男士交往;不過只有不足一成半男士願意與比自己大的異性拍拖。

交友約會公司Golden Matching指出,不介意「姊弟戀」的中女,很多都看重男士的外表,擇偶以眼緣行先。但事實上,願意接受另一半年齡比自己大的男士不多;所以,抱有以上觀念的女士往往同自我期望及願景有落差而較難脫離單身。

公司建議如果中年男女要脫離單身一族,應多參與群體活動,例如派對、興趣班、講座等,培養個人興趣,擴闊圈子,認識更新朋友。

公司並提出,不少長期單身的男女,在社交場合上有欠主動及活躍,他們往往比較內歛、少跟別人溝通;又或者他們打扮不講究,太樸素,在人群中毫不起眼,這自然錯過很多緣份。交友約會公司Golden Matching 7至10月透過街頭及網上問卷調查,訪問逾500名40歲以上單身男女,包括258男及291女。調查結果顯示,逾9成半單身男女均想找伴侶;分別是96%及97%。

另外發現是,逾8成 (82%) 女士接受姊弟戀,指願意與比自己小的異性拍拖。當6成女士 (61%) 願意與小5至10年男士交往,5年以內則有36%,10年以上有3%。

但調查指,只有13%男士願意與比自己大5至10年的異性拍拖,至於大10年以上則只有4%。當中逾8成 (83%) 受訪男士稱只願意與大5年以內女士交往。

逾9成 (93%) 中女及近7成 (69%) 男士接受對方是離婚人士。但逾7成男士 (71%) 不接受對方有兒女,而78%女士反而接受前任有兒女。

逾6成 (62%) 男士稱,尋找伴侶最主要目的是想找結婚對象,其次為「只想有個依靠」佔29%,而解決性需要及其他,分別為7%及2%;48%女士指最主要目的是只想有個依靠,想找結婚對象有44%,至於解決性需要則為6%。

調查又指,過半中年男士 (64%) 及女士 (54%) 單身主因未遇到合適對象;其次是離婚,男女分別佔17%及39%。

56%男士及72%女士表示擇偶要求主要考慮人品;男士其次考慮為外貌佔29%,至於女士其次為家庭背景佔約11%。若遇上合適伴侶,82%男士及74%女士不會害怕家人或朋友反對。

逾7成女士選擇交友約會公司「脫獨」: 對於男士會透過那種渠道認識異性,82%指透過朋友,其次是交友約會公司佔78%,而透過交友App則有58%至於親戚及興趣班,分別有31%及29%;

女士方面,有74%指透過交友約會公司,其次透過朋友70%,而透過興趣班及交友App則分別有44%及37%。

交友約會公司Golden Matching指 建議如果中年男女要脫離單身一族,應多參與群體活動 。

Golden Matching認為, 有些單身人士認為自己踏入中年,選擇一定較少。但要跳出自己固有的圈子,外面是很多單身或離婚人士供他們選擇。年齡大並非覓偶障礙,不要因年齡問題而收藏自己或自我否定。相反,應抱樂觀積極的態度,散發自信光芒,切忌守株待兔。

公司提到大多單身男女指,單身是因為未遇到合適的對象。但事實上,我們上過不同的學校、任職過不同的公司、平時也會參加朋友的大小聚會,無數人在生命中出現過,當中真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合適自己的對象嗎?

(絲敏/報導、圖片/受訪者提供)

【敢於不同】跨虹者未獲邀人權年會 批不受重視 要求政府納蛻變故事入教材

在台灣,一群從同志轉為非同志的「跨虹者」抗議未受「國際人權聯盟年會」邀請,是罔顧跨虹者的人權,並且認為衛福部禁止「性扭轉治療」是罔顧人權的行為;但挺同組職指 跨虹者認為同性戀是「不好的存在」帶有歧視。

國際人權聯盟第40屆年會周一 (21日) 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記者會之際,一群代表「國際跨虹聯盟」人士也同場舉行記者會。該聯盟是一群原先為同志,而後脫離同志行列的人士,意味跨過彩虹的旗幟,要求政府重視他們的人權。

組織不挺同也不反同

國際跨虹代表Paul表示,組織不挺同也不反同,但他認為,衛福部去年透過函釋以確定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透過較低法律的函釋方法,就剝奪跨虹者求助的管道,而不是立法詳細規範,根本是罔顧人權。他也認為,跨虹者的生命故事也可以證明,同志不是天生的,改變是有可能的。

Paul也要求政府:「如果國中、小要教同志教育,也應該把跨虹者蛻變的故事納入教材,讓學生了解改變是可能的,這樣才算是完整的性別教育。」

國際跨虹聯盟曾透過兩位加州參議員,致函國際人權聯盟,接納跨虹者參與10月21日在台北開幕的國際人權聯盟第40屆年會,體現捍衛所有人權的理念,該聯盟沒有同意這項請求,Paul表示:「可見這場人權聯盟年會是虛偽的。」

以真實生命訴說「改變是可能的」

但挺同團體「伴侶盟」表示,對於跨虹者本身的生命經驗給予尊重,但不能用來代替其他人的生命經驗與科學實證,跨虹者組織認為同性戀不是天生的,可以透過扭轉治療,代表仍認為同性戀是「不好的存在」。不然為何沒有主張異性戀可以扭轉治療成同性戀?

此外,國際跨虹聯盟 (Global Rainbow Crossing Alliance, GRCA) 將於10月25-27日在台灣舉辦第二屆國際跨虹節系列活動。來自全球的跨虹者 (Rainbow Crosser) 以真實生命的經歷訴說「同性戀不是天生的,改變是可能的」。他們成功跨越彩虹的見證,給全球正在尋求改變同志生活方式的人們,帶來無窮的希望。國際跨虹聯盟年會將於27日 (周日) 在臺北花博舞蝶館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跨虹者將來到台灣與你分享最真實的故事、最真實的自己。

國際跨虹節首屆活動去年以「敢於不同 跨越彩虹」為口號。(圖片來源:大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