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米雪兒)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快樂成長,但卻未必掌握得到箇中要訣。美國一個由家長組成、名為parentology.com的育兒網站,為大家推介荷蘭一套育兒哲學,冀能幫助父母締造合適的環境,讓孩子活得更快樂。
網站指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於2013年發表快樂兒童排行榜,排在榜首的是荷蘭兒童,他們在29個國家和地區的兒童當中,算是最快樂的一群。網站又透露,原來這得歸功於與別不同的「荷蘭式育兒哲學」。
據身兼註冊臨床社工和心理治療師的Courtney Glashow介紹,所謂「荷蘭式育兒哲學」,其實是鼓勵孩子就不同的議題表達自己的意見和願望,就算明知家長會不遂其願,都仍能勇於說出自己的心聲。
舉例說,當孩子要求以雪糕當早餐時,家長即使「說不」,但仍容許孩子「討價還價」,改為在午膳後品嚐冰凍的甜點。
須為孩子定下清晰底線 嚴格執行
Glashow認為,以這種育兒方法培養孩子追求正向的目標,可訓練孩子獨立地透過溝通,去爭取令他們感到快樂的東西。這方法同時有助孩子減少「扭計」發脾氣,尤其在得不到想要的東西的時候。
不過,這種育兒方法也有不足之處。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並非所有事情都可以靠協商而達成的,例如在宵禁令生效時,仍要流連在外不回家。因此Glashow提醒家長,必須為孩子定下清晰的底線,並嚴格執行,及早讓孩子明白到,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別人都要向他們讓步。譬如說,家長要以健康和安全為理由,為孩子訂下明確的就寢時間。

延伸閱讀
Helping Teens, Young Adults, and Parents feel like their best selves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