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yFay 本身是大專院校教授Marketing市場學,初為人母後開始暫停教學工作,留在家中照顧兩名孩子,在兒子準備升小學、小女兒開始上幼稚園後,她靜極思動,為孩子們創立Family GO 親子遊 Facebook專頁,並在家工作,以聰明方法兼顧事業家庭。《風新聞》訪問了這位媽媽,看看她的全職媽媽、半職創業的全攻略!
謎團一: 每人都只得24小時,如何做好媽媽之餘再創業?
攻略一:認清優勢妥善分配時間,Time Management 最重要
- 我一直半職工作,選擇最近娘家的寓所,讓外婆在我需要外出工作的日子,幫手照看兩個小朋友,剛起步時聘請鐘點姐姐,一星期來三日(每次三小時)幫忙做家務及洗衫,減少自己和外婆體力勞動。
- 我對全職媽媽是非常佩服的,但知道自己的長處不在家政上,所以請外援是我分配時間的方法。今年9月,兒子將會升上小一,我可以想像時間會進一步不夠用,所以今年4月預先聘請一名菲律賓傭工姐姐來幫忙,現在晚上我不用如從前般打仗:煮飯、洗碗、幫小朋友沖涼、陪玩「一腳踢」然後累趴。我們開始有時間做手工勞作、講故事、一齊看看電視。所以時間分配沒有技巧可以分享,主要是家人支持,用錢買時間。

謎團二: 高學歷家長才夠資格為孩子編寫教材?如何尋找免費教材?
攻略二:了解自己子女,網上尋免費、有用、新奇資訊,不一定同學業有關
- 每個小朋友學習的模式不盡相同,我只希望將學習的內容變成較有趣的教材。儘管這樣,兒子也不是照單全收,他的喜好分明,我還在繼續努力掌握他的喜好。反而女兒對我設計的遊戲和教材非常感興趣,讓我不會失去DIY教材的動力。
- 現今社會對學歷十分在乎,但終身學習不應該只是口號,網上的資訊實在太多、太豐富,我常常找靈感的網站是www.pinterest.com,google search也有相當豐富的資源。當父母有足夠動機去幫小朋友時,家長自然會衝破各種難關,直到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反而家長要有不放棄、不被打沉的信念才是關鍵。
謎團三:你是否「虎媽」?點睇「求學求分數」?
攻略三:切勿將小朋友的 分數=價值
- 分數當然重要,都是孩子努力的一個成果。但父母也要考慮小朋友自身的能力,小朋友的價值不應該和成績對等。這樣太看輕造物主的智慧了。
- 除了分數之後,學生的品格也十分重要。創立FamilyGO之後,有更多機會到不同學校訪問,例如這間小學校長製作一本「存摺」,讓學生培養良好品格和習慣,例如早上起床有摺被舖,或在學校內表現出仁愛、社交智慧,老師或家長就可以在存摺上簽名,儲夠一定分數,可以抽獎或有機會報名與校長遊車河,與老師一起吃飯,增進師生感情。這些學校的品德培養都很重要。
謎團四:如何多帶小朋友到戶外遊玩?周末是否只能帶他們逛商場?
攻略四:只要有心機發掘,香港有好多收費便宜又好玩的地方!

- 我建立FamilyGo 親子遊的初衷,其實是想如 OpenRice般整合的親子遊樂好去處 ,大家可以自由討論,不過目前網站經營始終只靠我一個人,最後網站不如理想,反而Facebook專頁的接觸面更加廣泛,目前有兩萬名followers(追蹤社交媒體的粉絲)。
- 香港的遊樂設施絕對有進步空間。就像新開的屯門公園絕對是一個香港公園的代表作!應該多興建這類公園。
- 香港其實都不少收費便宜而且好玩的地方,例如政府旗下的博物,政府轄下的室內遊戲室,濕地公園等等
- 不要輕看康文署的圖書館,盡量讓孩子和家長自己,去體驗不同的事物,擴闊眼界。當時間和金錢都有限,書本就是幫助家長和小朋友擴闊眼界的最佳媒介!所以我在圖書館借的書有24本,我和一對仔女共有三張圖書證,最多借到24本書,(每人八本圖書),手機app還可以預約、續借圖書,非常方便。



謎團五:基層家長、單親家長為口奔馳,想戶外親子有何推介?
攻略五:放低手機就得,孩子只在乎Quality Time

- 小朋友好簡單,只要家長肯花時間陪伴他們,不論是公園、圖書館、波波池,只要家長放下手機,投入地和小朋友玩,去哪裡都是一樣。我有時只會跟小朋友在家中玩貼紙書、創作故事、剪剪貼貼就一日。
- 但這些親子活動要盡早做,由小做起,等孩子長大才建立親子關係,難度只會越來越高。
- 至於工時長,日日為口奔馳的家長倒,樓下公園經已提供好的設施,假日可選擇儘量去遠些少的公園,例如屯門公園、香港公園、濕地公園,行山亦是不錯的選擇。真的沒有時間外出,一齊看看電視,溝通一下劇情,亦不失為一個簡單容易的親子活動。
- 最重要是家長不要對仔女有愧疚的心,父母無考牌,一路錯、一路改正、一路進步。和子女一同成長。